发布于:2014-01-16 已被阅读:67次 【书评园地】 : 人文社科
怀袖雅物——苏州折扇
作者: 赵羽

扇的发明应用在我国很早,晋代崔豹所著的《古今注》中有“舜做五明扇,此箑之始也”的记载(江东一带通常把扇称为“箑”)。扇的品种很多,从造型上分为团扇和折扇二种;从材质上分,有羽扇、纸扇、蒲扇、芭蕉扇、竹编扇、藤编扇等,不一而足。折扇据古书记载可能魏晋就出现过,宋代受日本、高丽的影响中国开始制作折扇,明清时广泛流行,大盛于苏杭地区,尤以苏州折扇为折扇史上的佼佼者。这套《怀袖雅物———苏州折扇》表现的即是苏州折扇自明代以来六个世纪的历程。 该书分五卷:第一卷为“通释”,第二卷为“扇骨”,第三卷为“扇刻”,第四卷为“扇面”,第五卷为“苏州竹人录·文抄”。力图以平实、确凿、简练的文风,对折扇的历史、技法、艺术进行描述和记录;图片本着还原实物原貌的第一要务,兼备雅致的书卷气息。所刊载的作品以男扇为主。第二、三卷将实物图片按原尺寸呈示,第四卷由于篇幅有限而略作缩小或部分放大。全书在“考工”部分介绍制扇过程时尽量表现真实、自然的风物。 在该书中,对长期争论的“书画之于扇面”还是“扇面之于书画”的问题采取整体价值观照的理念,也就是扇骨制作、扇骨雕刻、扇面艺术三位一体,绝不厚此薄彼。扇骨造型是材料、工艺和艺术结合的产物,如果缺少了扇骨的精巧绝伦,扇面就失去了载体,跟书画没有区别了。据《白文贵·蕉窗话扇》所载,扇骨以竹制为佳,因其韧柔而富弹性,经久色黄,古色宜人,且适于镌刻,这就能看出材质是保障折扇品质的基础。据《云麓漫钞》记载:“宋人用折叠扇,以蒸竹为骨,夹以绫罗。贵家或以象牙为骨,饰以金银”,至有明一代,以刻竹制扇著称者天下不乏。《万历野获编》记载:“其面重金,亦不足贵,唯骨为时所尚。往时名手有马勳,马福,刘永晖之属,其值数铢。”扇骨的价值高于扇面,足见当时扇骨之盛和受推崇的程度之高。 又如市玉竹折扇为苏州传统名产,曾为宫廷造办处首选。苏轼《绿竹筠》曰:“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早在宋代,风雅清高的文人们就对竹扇骨情有独钟了。到了明代,以浙皖两省出产的毛竹为主要原料的折扇非常受青睐。明代艺人蒋苏台精于制扇骨而独步一方,“蒋骨一柄”价值三四金,几近天价。清中期为使扇骨有竞争力,其“头形”之变化一百二十种,加上雕刻嵌饰之变化一百二十种,加上雕刻镶嵌工艺,可谓扇骨创新大比拼。 扇骨艺术有着自身独立发展的一条脉络。看折扇先看到扇骨,扇骨的优劣,扇骨上有无名人的参与,都是扇骨价值的所在,它绝非等闲之物,而是从组件逐渐转变为供赏玩的独立的艺术品。 扇面艺术包含了扇面制作和扇面书画。扇面的制作也是非常考究的,苏州精于制扇面的方氏艺人,据传,大书画家文征明非“方”不书。“吴中泥金最宜书画,不胫而走四方,差与蜀箑埒矣。明代宫中大内岁时发千余,令中书官书诗,以赐宫人者,皆吴扇也。”明中期以后,折扇的生产形成苏州与四川两大中心,吴地生产的泥金、洒金和冷金笺扇面,尤其受文人欢迎。 在扇面上作画,宋代团扇很普遍。而折扇扇面的形制特殊,使得其中的书画创作也非同前人。要在这不足一尺的半圆之内,做到构图章法完美很不容易,要求有独到之处。明代之后,折扇完全压倒团扇,扇面书画也空前发展,明中期被称为“吴门四家”的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都创作了大量扇面书画精品并流传至今。后来者如“清六家”、民国时期的“三吴一冯”等,都在扇面书画艺术史上登峰造极。 自明代以来近六个世纪,苏州折扇兴盛不衰,历久弥新,为我们留下了一笔丰富的文化财富。明清时期苏州折扇之所以能达到这样的艺术高度,与苏州当时发达的经济文化,良好的自然环境,丰富的原料资源,以及优越的传统手工技艺都是密不可分的。所谓“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四者然后可以为良”。 该书收录作品的编制体例,是采用按作者生卒年代先后为次序的。书中择录的竹人、书画家,以明代苏州府辖吴、长洲、常熟、吴江、昆山、嘉定、崇明为地域范围,同时包括了客居此地的非苏州籍文人雅士。 编者编印该书的目的是,一方面通过汇集苏州折扇这一特殊的传统艺术品,让人们充分认识、了解它的风貌;另一方面,渴望全面展示苏州折扇在明清两代至今发展的盛况及传承,揭示它在中国工艺美术史、绘画史、民俗史中的历史地位,有利于推进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扬。

分享到:
摘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