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14-01-16 已被阅读:67次 【书评园地】 : 人文社科
生命第一
作者: 李朝全

作家不能在国家的灾难和民族的苦难面前闭上眼睛。在2003年非典、2008年抗冰雪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中,何建明奔赴现场,采访写作,及时发出一名富于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报告文学作家的声音。长篇报告文学《生命第一——5·12大地震现场纪实》(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便是他三次冒着危险亲赴震区现场,采访创作出的一部重要作品。 《生命第一》是一部关于拯救生命的故事的书。它区别于许多同题材报告文学的优长之一,便是其立意的高度。全书直截了当并贯穿“人民最大,生命至上”的主题,既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也是对科学发展观的一次文学阐释。作品完全围绕着生与死、生命的摧残、毁灭、救援与珍重展开,即便是对待死者,也是满怀肃穆悲恸与哀悼,充满了尊重庄严之意。这是这部作品能够从地震灾难文学里头出类拔萃的重要原因。 作家在书中点面结合,为我们生动描述了全国一心同赴国难,激动人心、扣人魂魄、紧张高效的救人场面。总书记胡锦涛亲自指挥救灾,号召党政军全力支援灾区;温家宝总理迅速赶赴震区指挥救灾。北川县委书记宋明、县长经大忠在灾后第一时间组织自救。龙门山地震断裂带上的宝山村盲人书记贾正方发现地震后,毫不犹豫克服艰难返回村里组织救人,组织敢死队进入回龙沟风景区抢救幸存游客。北川中学校长刘亚春不顾自己亲人生死,把全校学生都视为自己的孩子,竭尽全力组织教师开展救援。军队各兵种10万人投入救援,从将军到士兵,奋不顾身地奔赴汶川、映秀等重灾区实施营救。地震发生后成都其他的电台媒体都停播了,惟有交通台一位女播音员和她的5位同事坚守岗位,为混乱惶恐中的群众带去希望之声,并在第一时间号召的士司机前往都江堰拯救我们的孩子和同胞。江苏青年企业家陈光标第一时间奔赴灾区无私无畏地投入救援,在打通了北川和映秀道路、拯救幸存者方面做出巨大贡献,在灾区被人们口口传诵。还有无数的志愿者,军人、教师、警察、医护人员、政府官员,社会各界人士,数亿人伸出了无私的援手,举起了一片大爱的天空,为震区的百姓搭就了生命的保护伞,建造了救援生命的诺亚方舟。 生命第一,人民至上。人民之中,孩子最大。震区救人,几乎都是先救孩子,都是不遗余力地首先抢救废墟下的学生。在书中我们读到了,当汉旺镇东汽中学更需要国家救援队时,他们不得不挥泪向跪在地上哀求他们留下的、孩子还被埋在聚源中学废墟下已几无生还可能的家长们告别,因为国家救援队只有这一支,必须投放到还有可能救出幸存者的地方去…… 为了让生者得到心灵的慰藉,消防战士把刚发下来的新棉被抱来,用来裹遇难的孩子,只因为孩子的母亲前一天答应给他买一床新被。冒着极难闻的气味,官兵们坚持要给面目全非的尸体整容后再安葬…… 生命第一,表现在废墟下人们坚韧顽强的坚持,那是生之无限执著,是对生命的无比珍重和敬爱。“芭蕾女孩”李月,只有截肢才能被救出,女孩哭了,所有的救援人员也哭了。泪水是天底下最洁净的水。泪水洗出了人性的光彩,生命的光辉。北川农民朱桂翠,顶着死亡威胁,历尽凶险劫难,从千米高山里逃出来。银行女职员龚天秀,在废墟下目睹亲爱的丈夫慢慢死去却仍顽强地坚持了三天三夜,最终获救……地震使数万条生命化为乌有,却使更多的人们从废墟中爬出来,从废墟上站起来,为我们谱写了一曲曲生命的赞歌。 《生命第一》描写了无数个感天动地的救人救援场面,表现了我们民族坚强不屈、坚韧顽强、大爱无私、众志成城的伟大精神和品格。

分享到:
摘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