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14-01-16 已被阅读:67次 【书评园地】 : 人文社科
出道
作者: 张超

Eagle(弋戈)把崭新出炉的《出道》递给我时,原本以为只是又一部独辟蹊径的论文集。就如同我拜读过的Eagle的其它专业论文和学术著作一样:虽然立论独到却高深生涩。所谓拜读,多为客套话,也就是随手翻翻了解个大概,需要的时候才会认真研读,我们都很忙,看专业文章需要沉浸、需要专注。但是让我诧异的是《出道》竟然是小说,更让我惊诧的是作者竟然是我眼中大师级别的资深前辈Eagle,最让我惊诧的是自己居然不休不眠花了整个通宵看完了它--要知道我最后一次看小说应该是8年前的事情了,我早就遗忘了书城里除了法律专业书籍还有小说这样一种类型的东西存在。   我在端详自己,镜子中我看见了一张商人的脸,我明白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了!出道这么些年来,我已经在定性思维和惯性节奏的引导下,逐步“进化”成为一部工作的机器,我早已被固化在了奔波、斡旋、伏案、审阅这种周而复始的生存状态中。我时常遗忘父母包括自己的生日、我很奇怪妻子为什么记得那么多稀奇古怪日子、我不知道现在我的那两个助手他们住在什么地方天热了是否有空调、我忽略了生命中其实还有很多美好的值得我们感动的事物存在。   《出道》有一个副标题,叫做“改变你生存哲学的律师职场小说”。坦率而言,初见这几个字的时候,我不以为然,甚至有点嗤之以鼻。一个人的生存哲学是能够轻易改变的吗?但是此刻,一夜未眠的我在拷问自己:上一次思考公平与正义是什么时候的事了?又有多久,我不再为成功而激动为失意而沮丧?怀着满腔热情抱着匡扶正义的信念为当事人奔走是什么时候的事?还有,最重要的,我自己的生存哲学究竟是什么?   刚开始看《出道》我还在对应故事和人物的生活原型。鲁鸣放是Eagle吗?又或者也有我的影子?郑斌莫非就是现在思源所的副主任?还有文莉莉难道与号称江城女杰的文文有关联?慢慢地这些人物、场景和故事都融合了,我再也分不清他们的虚实。其实每一个中国法律人都能从这些人物的身上或多或少找到自己的踪影。我开始羡慕鲁鸣放面对利益时的淡定与从容、处理案件时的执着与坚持、对待徒弟时的热情与真诚、身临情变时时的豁达与宽容……我不知道Eagle怎么想,但是我希望自己今后能够成为鲁鸣放,一个有血有肉、爱憎分明、宽容大度、收放自如的性情中人。做真汉子,而不是一具工作的机器或矫情的学究。   至于郑斌、至于文莉莉这样的徒弟或实习生,Eagle带过,我也带过,许多同行都带给。他们有的成功了,有的退场了,还有的仍然在生存和信念之中苦苦奋斗。郑斌是幸运的,他遇上了鲁鸣放;文莉莉随了詹咏注定了她的不幸,詹咏比较另类和特殊,绝非主流但客观存在。现实中更多的郑斌和文莉莉,他们的师傅没有鲁鸣放这样优秀但也不像詹咏那样败坏,他们的师傅们很少能够毫无保留地传授技艺更不会苦口婆心地讲述做人做事的原则和道理。许多实习生在抱怨他们的师傅在廉价地剥夺他们的智慧和劳动,而许多师傅们则不停地抱怨现在的助手愚笨且好高骛远。其实不用去责怪哪一方,师傅也是从小媳妇熬出来的,没有谁能够随随便便成功,与傅经历的磨难比起来,这些实习生或者助手的所谓际遇完全不值得一提。因为,师傅们自己出道的时候也不曾遇见鲁鸣放这样的良师益友;因为,那时不曾有一部如《出道》这样教科书式的休闲读物系统地向他们传授经验和技能的点点滴滴;因为,师傅们也是在各自师傅的“剥削”下慢慢地成长起来的。   我现在总算明白Eagle 为什么会创作《出道》这部小说了。不要以为Eagle讲述的那些故事只是为了满足读者的猎奇心。我知道Eagle承办过不少重大复杂疑难的案件,尤其是一些非诉讼类的高端业务,但是Eagle没有把它们编入《出道》中。我揣测,这些业务并不适合用来讲故事,写出来的话,就可能像案例分析甚至专业论文了。能够把离婚案、杀妻案、交通事故案这样简单的故事讲述得这般曲折、分析得如此透彻,可见Eagle的用意并不在故事本身。透过这些故事、借助师徒的对话,或郑重其事、或轻描淡写、或娓娓而谈、或信口一提,Eagle把自己近20年执业生涯的积淀、精粹和感悟毫不保留地奉献给了读者。认真地看、仔细地品,你就会明白什么叫做受用一生的生存智慧。   此前我一直在琢磨一件事:中国律师的故事那么丰富多彩,为什么关于法律的文化却那样苍白?看完《出道》我明白了,不是每一个伟大的作家都能写出优秀的律师职场小说的。行外写手就不说啦,在我们职业群内部,有时间有精力的新人缺乏沉淀和积累,有故事有经验的成功人士又没有这个时间和精力,或者说,浮躁的职场让人沉不下心来反思与总结。Eagle,真的要说声谢谢你!   周一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召集所里的合伙人开个会,建议每一个自我感觉良好的合伙人读一读《出道》。我还会建议所里购买一批留存,以后,每一个新人来到我们所收到的第一份礼物和忠告将是:《出道:改变你生存哲学的律师职场小说》。   Eagle让我谈谈对《出道》的看法,刚刚上网搜索了一下,我看到该作品早期在网络连载时的一段宣传语:   一部年轻律师的成长史,      一部职业律师的奋斗史,   一部律师执业的教科书,   当代中国律师履行使命与职责的真实讲述。   --没有比这个更妥贴的解读了。

分享到:
摘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