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17-03-31 已被阅读:67次 【书评园地】 : 人文社科
将愤怒扼杀在摇篮里
作者: 佚名


每个人都会有愤怒难抑的时刻,火苗子瞬即于心田蔓延开来。作为情绪的一种,愤怒无所谓好坏,如同快乐与悲伤,不能被彻底消除。有研究表明,男性比女性更不愿去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情绪,自然就更容易愤怒、行使暴力。

执业心理治疗师哈宾此次论述的正是男性的愤怒,他凭借多年的专业积累和具体的案例来阐释,总结了愤怒对家庭、友谊和事业的消极影响,并提供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实操技巧。

本书第一部分主要带领男性来审视自己的愤怒。随着社会人文素质的不断提高,愤怒早已不是暴力的代名词。多年混迹职场,喜怒不形于色并非难事,但是当情绪变为心理状态时,就往往不为理智所控了,或许已于日常行为中通过不同的形式发射出了危险信号,比如说最为容易忽略的抱怨。其次,哈宾探讨了男性愤怒的根源,及发怒时内心的真实想法。愤怒大抵起于对挫折和失意的束手无策。至于此,也不愿有任何的妥协,因为妥协就意味着失败,更令男性不能接受。实际上,这只能加重恶性循环。此外,自小缺失家庭的关爱,及荧幕上的各种暴力形象,也会为暴力埋下种子。哈宾开宗明义,男性及整个社会将为愤怒付出沉重的代价,首当其冲就是阻碍自己走向成功,并给身边人带来痛苦。

第二、三部分不妨合而为一,主要讲循序渐进的制怒之策。哈宾认为要弃旧从新,改变自己,首先就得承认自己的愤怒状态,谨守罪罚相当等原则,不要成为自己最大的敌人。接着,清除一系列扭曲了的垃圾思维,比如“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式的荒谬读心术,机械化的“非黑即白”式的过分论断,敏感的“个人化”看法。俗话说,一个人最大的敌人往往不是别人,而是他自己。引发愤怒的情境各不相同,挫败感、意见冲突乃至脏话等都可能成为引发愤怒的契机。为此须三思而行,未雨绸缪,将愤怒扼杀在摇篮里。哈宾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养成新的习惯来阻止愤怒的产生,他提出两点建议:说出自己的需求,增强自我价值感和满足感。同时,哈宾花了极大的笔力来讲治疗,他认为靠自助很多时候是不够的,还得接受外来的帮助。释放愤怒未尝不是一桩好事,至少在很大程度上绕开了抑郁症。在治疗过程中,不但要避免走向暴力,而且要杜绝滥用酒精、大麻等物质。

最末部分探讨了愤怒与家庭的关系,以及如何减少愤怒带给家庭的伤害。将愤怒抛诸脑后,不计前嫌,回归家庭;与爱人和睦相处,也关爱和成就下一代,把孩子从愤怒中拯救出来。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缘起于哈宾的婚姻事故。他本是一个连开车都会愤怒的人,妻子若不同意他的看法,他就会用各种手段攻击、否定她。直到结婚十周年纪念日,他的妻子发出最后通牒:“我已经用尽了全力来忍受这一切。如果下一个十年仍然和过去的十年一样,那我就离开你。”哈宾这才决心要在灵魂的层面进行彻底的反省。经此一事,他与妻子建立了更美好的婚姻关系,也成为了处理男性愤怒情绪的权威,在美国家庭治疗领域极享盛誉,帮助无数因愤怒而支离破碎的家庭回归幸福生活。

本书固然能帮助因愤怒而痛苦的男性,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然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女性也能从中理解并帮助男性控制愤怒,明白能为他、为自己做些什么,超越指责是最温柔的也是最凌厉的武器。诚如收尾时的感叹:全新的规则,全新的自己,找到情绪管理和与他人的相处之道。



分享到:
摘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