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15-12-31 已被阅读:67次 【书评园地】 : 文化教育
“同理心文明”的启示
作者: (张瑞敏

  在读里夫金先生的《同理心文明:在危机四伏的世界中建立全球意识》一书前,我已于2012年被他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所折服。并根据其预测的制造业将出现无人化和大规模定制的趋势,在海尔进行了试验。因探索试错的时间较长,目前已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和成果。

  由此我又延伸阅读了他的系列著作,从中发现其思想主旨一脉相承,环环相扣地诠释了如何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这个重大命题。

  如里夫金先生早在上世纪80年代出版的《熵:一种新的世界观》中已明确提出要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因为“从来就没有人创造过能量”、“自由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熵的增加意味着能量的减少”、“污染是熵的同义词”,同时又提出将低熵社会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少花即多得”。

  这两种观念,在他其后的著作中作了详尽的阐述,如关于减熵的问题,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中,希望以可再生能源创立分布式的发电网络,从而降低熵增造成的污染等等。另外关于“低熵社会”的建立,在《零边际成本社会》中通过倡导“共享经济”创建协同共享社会,以使用权取代私有权,交换价值则被共享价值取代。大幅减少浪费,使之成为通向低熵社会的路径。

  而《同理心文明》一书更希冀从伦理角度、价值观及精神层面达成全球、全人类的协作,从根本上解决为建立人类文明所欠下的高耗能的“熵账单”。正如书中所言,只有“意识到自己的本性是同理心,且自己的活动会增加宇宙的熵时,就会对他人有限的生命产生深刻的认同感”,由此让世界充满了“体现人类对于生命的共同渴望”的同理心。

  里夫金先生的著作让我倍受启发;而与他面对面的交流更使我受益匪浅。2015年9月他在海尔参观后,我们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他对海尔在互联网时代的探索给予了肯定和赞赏,也给了很多指导和建议。

  如针对“互联网+”的话题,他认为首先要从能源、交通、通讯这三个领域切入。我个人觉得从宏观和战略上这无疑是正确的,但中国制造业更应迅速抓住互联网的机遇转型,即从大规模制造转向大规模定制,为此需将管理模式改造并与之相适应。

  这如同里夫金先生在《熵:一种新的世界观》一书中所设计的经济上的“低熵文化”:“工人管理的自治企业……是人们拥戴的经济形式”。海尔正是在转型中颠覆了传统组织形式,去掉中间管理层,使企业成为自治的网络。如打破科层制度为无等级的三类人:平台主、小微主、创客。新模式从组织角度彰显了三自精神。自创业:员工自己发现市场上的痛点并将其转化为创业机会。自组织:根据创业的需要在网络上自主整合各种资源成为生态圈。自驱动:人单合一为用户价值而非为领导所驱动。从员工定位角度看则是从传统的雇佣者、执行者转为创业者合伙人,以达到德鲁克所说的让“每个人都是自己的CEO”。

  本书值得一读,因为书中提出的“同理心不断拓展和熵不断增加的矛盾”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并与每个组织和个人都息息相关,是我们绕不过去的坎,唯有直面它、化解它,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分享到:
摘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