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17-04-14 已被阅读:67次 【书评园地】 : 经济
  我们不是大数据的人质
作者: 思郁

《大数据时代》 [英]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  周涛 浙江人民出版社《大数据时代》 [英]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  周涛 浙江人民出版社

  钱钟书先生写过一篇妙文,说从整个历史来看,古代其实相当于人类的小孩子时期,先前是幼稚的,经过了千百年的长进,慢慢才到了现代。时代越是古旧,它的历史就越短,时代越是在后,它积累的阅历越是深厚,年龄就越多。所以,总结来说,我们反而是我们祖父的前辈,上古三代反不如现代悠久古老。

  现代人完全可以这样对待我们的历史和传统。我们的时代正在用这样的一种方式瓦解经典,时间再也不是淘洗作品的永恒标准,因为传统无法解释现代人的经验,历史也无法应对高速变化的现实,共识已经瓦解成了个人主义的炮灰,经典备受质疑,经典之中也许并无圣人之言,很可能都是无用的废话——如果按照现如今大数据的标准,所有的经典都应该抛弃在垃圾堆,因为其中撰写的都是无用之言和可疑之言,缺乏合理的大数据的论证。

  这话说得有些滑稽,但确实是切中要害的现实概括:大数据神话正在横扫一切领域。原本我们以为大数据只能在科学等实证领域兴风作浪,后来才发现,大数据神话的野心是掌控一切现实,就连人文学科,也同样需要大数据的支撑,没有大数据支撑的文章都是耍流氓。以前,我们写文章会习惯性地写,苏格拉底说过,未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现在写作就会说,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或者根据某份权威的调查报告的统计数字,未经省察的人生幸福指数只有20%-40%左右。我们时代最流行的阅读是别人替你读书,把书的内容划重点,归纳和总结出各种所谓的“干货”和教条,然后塞给你,你马上就觉得自己变成了博学多知的百科全书——这就是现在“逻辑思维”正在推广的学习方式。我们渴望的知识不再是经过时间的淘洗依然存在的经典,我们最想获得的知识是维基百科。

  按照现在最时髦的理论——其实就是流行的《未来简史》《大数据时代》之类通俗读物——人类所有的知识都可以归纳为某种算法。比如在中世纪,获得知识的公式是:知识=经文×逻辑。简单说就是,如果你先想要知道某个问题的答案,中世纪的人会阅读相关经文,然后用中世纪逻辑来理解经文的确切含义。

  而进入了科学革命时代之后,这个算法的公式就是:知识=实证数据×数学。以地球的形状为例,我们就要搜集相关的实证数据,观察太阳、月亮和行星,积累了足够的观测值,再用数学工具加以分析,利用三角学进行推断。

  很显然,以上的两个公式就算是正确的,帮助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但仍然具有很大的缺陷,它无法处理我们的人生价值和意义问题。所以,某些以创造公式为己任的人,又费尽脑汁创造了一个获得伦理知识的公式:知识=体验×敏感性。就是说,如果我们想知道任何道德问题的答案,我们需要连接到自己的内心体验,并以最大的敏感性来观察它。

  但是这个就很模糊了,体验不能用数据测量,敏感性更是无迹可循,唯一依靠的只有自己的感觉。如何对自己的感觉进行量化,或者用流行的大数据进行统计呢?如果这些都属模糊的数据,这种知识如何获得?所以在伦理学领域,或者在我们寻找人生意义的问题上,无法用一个统一的公式获得共识——幸好如此,否则我们都利用这种算法计算我们的感受,那人生还有什么意外的乐趣?

  我不知道大数据时代到来对生活影响有多大。我只知道,任何数据都无法解决我人生各个阶段的意义,更无法解决抑郁、自杀、快乐、苦闷等情绪上的问题。换句话说,千万不要被大数据洗脑和挟持,我们不是大数据的人质,大数据应该是我们解决某种问题的方式。好像在每一个时代都会有这样一个走火入魔的时期,我们有上帝和神学统治一切的时期,然后是启蒙理性统治的时代,现在是大数据时代。但它们都不能成为简化人生的公式和算法。就算人工智能可以使用各种算法赢得未来,就算机器战胜了人的大脑,它只能说明人类的大脑比机器聪明,而不是相反,更不会让我们对其顶礼膜拜。对我们而言,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大数据,它们只能成为人类寻找生命意义的工具,而不是目的。它们代替不了人类的未来。



分享到:
摘自: